星期二, 9月 28, 2004

幸 或 不 幸

今天又再碰到這個有趣的問題 ― 認知。

認知是甚麼呢?認知就是你如何認識、記憶及理解我們曾遇到的事物。但假如你問阿修羅的話,他可能正經八百地,把字典上的解釋罰抄一遍,所以你會看到:『認知,心理學上指個體經由意識活動而對事物產生認識與理解的心理歷程』。

假如我們認真的一點的話,我們應當會發覺,我們把許多日常生活中,所遇到的,都當成理所當然。例如:中秋應該食月餅,月到中秋份外明。

假如有一日,我們有機會遇到不一樣的"真相"時,我們會怎樣呢?我們會死抱著舊觀念,活在過去中;還是全盤接受"新思維",努力地建築未來呢?這看起來似是粵語殘片中的橋段,但假如主角是一個國家,或者是一個民族的話,又如何呢?

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,中國人差不多都試過了。前者可以說是清閉關自守的寫照,後者就像是曾一度把一切的發明皆歸於蘇聯人的共產黨。如今,清、蘇聯皆已是過去的名子;沒甚麼值得歌頌的清未、民初也經已遠去。但那留下來的,卻更叫人擔心。

你或許會問:這些都是不幸,又何幸之有呢?
我會答:「最愚蠢的不幸的都經過了,幸運還會遠嗎?」
阿修羅就會話:『不會在錯誤中學習,就是最大的不幸。』

當中有智慧嗎?
「不走極端。」
『慢。』

你或許會再問:你不就是阿修羅了嗎?為何會有兩個回應?
我會答:「為了一位朋友。」
阿修羅就話:『一個特別的日子。』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