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五, 11月 03, 2006

我看《狼圖騰》

不久前看了《狼圖騰》。雖說是不久,也已叫我這個善忘的腦袋,忘掉了大半,雖有〈攝頌〉也無大用。

《狼圖騰》說的是甚麼呢?有說是寫得粗劣的小說、有說是知青的追億、有說是田野報告文學、有說是對中華民族的反思、也有說是寫環保的。《狼圖騰》說到底,就是作者化身為主人公陳陣,訴說著那一代下鄉的年青人在蒙古生活的遭遇,再在被喻為野蠻的人和獸身上悟出的一翻道理。

是說教的書嗎?應該可以這樣說。感覺就像是把一大堆的說教,包裝在一個與狼有關的故事下。只是說的教因比喻上的獨特性而保有新鮮感,有一翻道理之餘,又未至於太硬。故才能引起討論而不是反感。以現在的「書」的標準,絕對可以分裂成兩本「書」。一本純說故事,一本純說「道理」。我在想的當下,就在書展裡看到了純故事的《小狼,小狼》,又有「狼的教育」、「狼的管理」之類。所以話,中國人的腦筋,就是「行」!

寫得好嗎?這要看在那個角度來看。以小說及文學批評的角度看,《狼圖騰》不會入流。《狼圖騰》的語言粗糙,且夾帶著沙石,又沒有甚麼意境或詩意,白白地浪費掉現成的大好舞台。以報告文學的角度看,又會嫌其太多說教,沒有骨幹,又不夠「田野」。說反思的話,就不夠深入,不夠「哲學」。是環保的話,就主題不顯,且斷斷續續。

可以一看嗎?阿修羅覺得《狼圖騰》頗值得一看。雖然我們的觀點不太一致。單一化的羊狼對比,也似有所不足。我會話中國人的「羊性」,是歷代統治者為方便統治,皆推崇儒家那套,而不斷地深化的結果。單單「敬狼、祟狼又殺狼」的思想,不會比諸子百家的任何一家更有內涵。《狼圖騰》叫我想起《達文西的密碼》。左右看來都不像是好東西,但就是有那種特異性,能(最少)在一時一地,自發地發光發熱。

有書友提到,作者口中的愛狼和實際的所作所為相違背。這點在下非常同意。雖然出發點是「愛」,但因為一己之私,往往會做成了傷害也不自知。就像是人們「愛」寵物,就像是人們「愛」子女,就像是人們「愛」伴侶。雖皆美其名曰︰「為他好」。

另,在無意之間發現同是第一刷的書,也會有分別。「龍的傳人」這個擔子,人們似乎不想放下。雖然,作者以為,「龍」就是「飛狼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