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日, 1月 16, 2005

白 日 夢 之 050116?

阿修羅有發白日夢的習慣,今晚的課題是「自由」。

「自由」是甚麼呢?

「自由」大既是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,而不會被別人干涉。

那是否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呢?

應該不是罷。最底限度,不應侵害別人的「自由」。

個體之間,是對等的關係嗎?

應該是了。否則只會是「單向的自由」。

「單向的自由」?

那就是我有「自由」時,你就無「自由」啦。個名,我亂改的。

那「單向的自由」,只是「強凌弱,眾暴寡」的代名詞罷了。不是我們所推崇的「自由」吧。

那就不好了。即是有限制。不能隨心所欲。

有限制就不好嗎?難道你喜歡天下大亂?

天下大亂好玩呀,我最喜歡……

但天下大亂,就連最起碼的「自由」都沒有了。

……!

那限制如何介定呢?每個人的標準又不同?

共同介定啦。以大家都能接受,都能遵守為原則。雖然每個人的標準不同,也不會差太遠吧。最重要的是互相尊重。慢慢地「限制」或「規矩」,就會「約定俗成」起來。

網路上行得通嗎?

假如大部份人都有相類的想法,應該可以。

有些人不遵守呢?

自然會有珍惜「自由」的人,群起而攻之。

攻擊時,我們應把之前定下的「限制」或「規矩」暫時放下嗎?

不。正因為我們崇尚「自由」,所以要一視同仁。

假如大部份人都不遵守呢?

那時,也許只能保持沈默。

有更好的方法嗎?

也許可以說個故事。

說個甚麼故事好呢?

你重唔瞓?

噢!

阿修羅跳出了白日夢,漸次進入夢鄉。

星期五, 1月 14, 2005

蠢!

昨天在信報內,看到一篇談董建華施政的文章。其中談到蠢。作者說,如果在上位者蠢,在下者不得不蠢,不蠢也得扮蠢,久而久之,假蠢亦變真蠢。

這說法雖然可悲,卻非全無道理。古德有云:「近朱者亦,近墨者黑」、「無友不如己者」、「見賢思齊,見不賢內而自省」。此皆虛言哉?

唯耳聞目染,薰集而得,日用而不知,如入鮑魚之肆而已。

今讀何書,友何人,處何地?

如蓮出污泥者幾人?

吾亦不欲行文若此,其日子豈無功乎?

嗚呼,能通達者,幾人。

多言無益,不如休也。

星期二, 1月 11, 2005

地 下 鐵 事 件 的 I 與 Ⅱ

決定在記憶消失前寫下《地下鐵事件I》及《地下鐵事件Ⅱ》的讀書報告。《地下鐵事件》寫的都是1995年3月20日,在日本地下鐵發生,由奧姆真理教主導的「沙林毒氣事件」。「I」從受害者的角度,「Ⅱ」從加害者的角度。

在兩本《地下鐵事件》的開首,作者都用了不少篇幅,介紹他的寫作動機、訪談的方法、資料的整理、成書的過程等,非常之報告文學。是報告文學,沒錯。這是村上春樹出板的第一套報告文學作品。《地下鐵事件》替他的寫作事業開拓了小說領域外的新一頁。

文學作品一般在加上「報告」二字後,都增加了賣點。賣的不少是「假」,但賣得更好的,更多的是「真」。可惜的是,真實而平凡的,都有點悶。村上春樹也不例外。

《地下鐵事件I》是通過訪談那些「沙林毒氣事件」的受害者而寫成的。作者試圖把那些人們印象中,模糊的,沒有名字的,甚至是「沒有臉」的受害者,通過文字,還原成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。

有兩位書友,被作者的這個還原行動感染,覺得作者「偉大」。那功利而又無情的阿修羅,自然不會有這個感受。

在這數十個「故事」中,有幾個是在白描手法下,依然是煽情的。

真也有真的好。

《地下鐵事件Ⅱ》有個另一個名字叫「約束的場所」。依作者自己的介紹,「約束的場所」指的應是宗教上的「應許之地」。大約是「淨土」或「天堂」的意思。保留「約束的場所」這個日文名,不見得是個聰明的決定。

《地下鐵事件Ⅱ》是《地下鐵事件I》的延續。作者用相同的方法和模式,訪問那群「沙林毒氣事件」的加害者 ― 奧姆真理教的信徒。期望藉著沒有偏頗的訪問,重新呈現事實的真相。

重新呈現事實的真相?對,這也是作者對《地下鐵事件I》的期許。

依據作者的講法,《地下鐵事件I》是用來平衡一般的,平面的,片面的報導。那《地下鐵事件Ⅱ》,實際上應該是作者用來平衡《地下鐵事件I》的。

《地下鐵事件Ⅱ》因為種種的原因,未能訪問到奧姆真理教的核心成員。沒有奧姆核心成員的《地下鐵事件Ⅱ》,缺乏張力。我們對奧姆真理教發動「沙林毒氣事件」的真正原因和動機,也無法得知。一般教徒的訪談紀錄,實際上也不可能達到平衡《地下鐵事件I》的目的。

要算是能與麻原彰晃直接對話,此君所說的又會有多少真話呢?

「真相」是獨立的,不受限制的。故此,真相不可能從「平衡」中出來。要做到真正的「平衡」,會是無止境的工作,而且人言人殊。真正的「真相」從來都只有「天曉得」。

雖然如此,我們也可以在本書的「故事」中,歸納出日本新生代的精神面貌及日本新宗教興起的原因。

綜合而言,日本缺乏認同「非主流體制」的「安全網」是主因,追求愛、健康、與精神上的進步是副因。

也許,我們可以更簡便的說,是因為「心靈空虛」。

《地下鐵事件Ⅱ》雖有作者與心理學家的訪談,但不是一部談心理學的書。我們不知道物豐盛的日本人的心靈是否特別空虛,他們在精神上的出路是否特別少,面對的壓力是否特別大。但假如「心靈空虛」是病根的話,大部份長期在網路上留連的人,也大有機會成為奧姆真理教等新宗教的教徒。在強調完全的服從下,成為另一批「類似沙林毒氣事件」的犧牲者。

這是在下第一次看村上春樹。但據悉寫地下鐵事件I及Ⅱ的村上春樹,非常之不村上春樹。

星期二, 1月 04, 2005

想 甚 麼?

人的本性,在遇到危難時,會表露無遺。

單從南亞海嘯的捐助物資及捐款數字來看,人類是是互愛的,是善良的。

事實是這麼理想嗎?

以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經驗,最終收到的捐款,會遠比國際社會承諾的少。話說,前年伊朗巴姆地區大地震的捐款,部份還未收到。當地有不少災民至今仍然要住在帳篷。

由於受災國的官僚作風及各救援團體各自為政,急需的救援品大量堆積在機場,形成「樽頸」。急需的救援物資,不能迅速而有效地,分發到有需要的人手裏。

又有報導說,有旅客及自願救護人員在屍堆前微笑拍照留念,有借這次災難騙取捐款或知名度的,有輪姦災後孤女的,有非禮自己孫女的,有搶劫災民的,有玩種族鬥爭的 ……。

此等行為,實在叫人齒冷。

這不是人類最應該發揮「互助精神」的時候嗎?

你們的腦袋到底在想甚麼?


1) Hong Kong Red Cross (香港紅十字會南亞賑災基金)
Website: http://www.redcross.org.hk/
Online donation: http://www.redcross.org.hk/home.cfm?Mid=539&FMid=539&popup=0&langid=2
Enquiry hotline: 2802-0021
HSBC: 500-334149-010
Hang Seng: 267-175123-009
Bank of China: 806-0-003403-3
BEA: 514-40-66899-0


2) Oxfam Hong Kong (樂施會)
Website: http://www.oxfam.org.hk/chinese/news/
Online donation: https://www.oxfam.org.hk/form/2004IT015co.shtml
Enquiry hotline: 2520-2525
HSBC: 047-834668-001
Bank of China: 012-874-0010515-7


3) World Vision (宣明會)
Website: www.worldvision.org.hk
Online donation: http://www.worldvision.org.hk/appeal/asia/emer_frame.html
Enquiry hotline: 2394-2394
HSBC: 018-377077-003
Hang Seng: 286-364385-005
Bank of China: 012-883-0-002-666-2


4) Unicef (聯合國兒童基金會)
Website: http://www.unicef.org.hk/docs/new/index.php
Online donation: https://www.unicef.org.hk/docs/new/frame.php?lang=c&page=donation
Enquiry hotline: 2833-6139
HSBC: 567-354-014-001
Bank of China: 012-875-0021-8683


5) Medecins Sans Frontieres (無國界醫生)
Website: http://www.msf.org.hk/big5/home/index.php
Online donation: http://www.msf.org.hk/support/earthquake(1)_net.doc
Enquiry hotline: 2338-8277
HSBC: 002-2-398226


6) Salvation Army (救世軍)
Website: http://www.salvation.org.hk/
Enquiry hotline: 2783-2333
HSBC: 580-149649-001
Bank of China: 012-878-1-044486-6
BEA: 015-515-10-30085-4

星期日, 1月 02, 2005

《吃 馬 鈴 薯 的 日 子》

看劉紹銘先生的《吃馬鈴薯的日子》,感慨良多。

上一代的人,膽子大、吃得苦。相較起來,新生代太幸福了。我們這些夾在中間的人看了,份外有共鳴。

《吃馬鈴薯的日子》,實際上有“童年雜憶”及“吃馬鈴薯的日子”兩部份。

“童年雜憶”寫作者童年時的生活,可說是一字一淚。

告別父母,離鄉背井,寄人籬下,按押度日。失學,吃不飽,當童工。受盡精神折磨,還能靠自修入台大。當中所需的意志,及所受的辛酸,實不足為外人道。兄弟情、友情交織,清淡而柔韌。

《吃馬鈴薯的日子》是作者台大畢業後,到美國至完成研究院的日子。

在經濟上來說,作者非常膽大妄為,沒有因此而出問題,可說是一大奇蹟。

窮、苦、孤、寂當是此人此時的寫照,與作者說的古、靈、精、怪,遙遙相對。

人情冷暖,凄楚無援,退亦無路的窮留學生境況,躍然紙上。作者淡淡道來,反更添傷感。

差點要與汽車說話的這種寂寞,也不是人人能夠領受。
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環境,自有一代人的風貌。若易地而處,自己走的,也不知是何路。

作者行文流暢,節奏明快。感情真摰,不做作。若如好友,論微時。

以散文來說,本書是水準之上,當送與留學之人。求學者當以之惕厲,能作「勤工儉學」之鑑。

在下由衷推介。

牛津大學出版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