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二, 11月 08, 2005

李昌鈺的書

連續看了兩本李昌鈺的書 ―《李昌鈺破案實錄》、《讓證據說話》。叫做對李先生其人及其專業有個大概的認識。

作為一個人,李先生是值得敬重的。他那種努力、認真、專注、無私都叫人歎服。在其出身的年代,在普遍輕視華人的國度,在一個嶄新的專業內,要做出一番成績,實在不易。

同樣作為一個人,李先生也並非無懈可擊。假如這兩本書的相關敘述都是真的話,李氏不大可能是一個稱職的丈夫或父親。他個人在事業上所獲得的成積,正正就是犧牲了親人相處的時間換來的。姑勿論是否值得,其家人對其成就的付出,也不容忽視。

作為一本書,這兩本都不算是好書。不算是好書的原因與內容的關係不大,關鍵在於編排。

無論是《李昌鈺破案實錄》還是《讓證據說話》,自我重複的情況皆非常之嚴重。假使是兩本書同時看的話,其重複率約高達50%。這應該是到了不能接受的水平。自此,時報出版社在我心中的形象也遜色不少。

另一個編排的失當在於時敘的混亂。《李昌鈺破案實錄》開始時的敘述方式是非常有電影感的。無論在吸引讀者方面,還是寫作手法的運用上,都不應受到非議。但在其他一般的敘述,時敘的混亂會是敗筆。《讓證據說話》在這方面的失衡尤其明顯。如意識流般的寫作手法,在此似乎不甚適宜。

假使對這兩本書作出剖析的話,其內容大概可以分成三個主要部份。一、李昌鈺生平。二、科學鑑証之發展。三、應用案例。

以李昌鈺生平來說,缺乏了其家人、同事等人的意見。自說自話的李昌鈺,說不上立體。

以科學鑑証之發展來說,語焉不詳,無頭無尾,也說不上成功。

以應用案例來說,除了《讓證據說話》有部份有較具體的介紹外,其餘都只是輕輕帶過,內容未見充實。

故此,分開來看的話,這兩部書也算不上是好。

再者,當中的家長式說教,禁不住往自己臉上貼金等,都叫人不好過。雖然,美國CEO的英雄式自傳也是多屬此之類。但太多而且重覆的「神探」、「現場重建之王」、「當代福爾摩斯」、「世紀疑案」之類,實在叫人吃不消。而這實實在在是太「硬銷」了。

要命的是如某書友所言,部份的情節已在不少偵探小說裏出現過了,沒有甚麼新鮮感。雖然李氏所述的為現實上的案例,但無頭無尾,又不夠深入的描寫是不夠吸引的。

對此二書的失誤/望,有書友直接提出,對李氏自述為相當好的寫作能力及編輯能力的懷疑。以至於對早年台灣和馬來西亞的中國人的閱讀能力、閱讀要求和文化水平的重新評估。甚至是坐時光機回到當年做總編的亂想……。

執筆時忽然想起,書和文章的分別。能寫得好一篇篇好文章的,未必能駕馭一本書,篇幅的長短不無關係。假使將兩書的各篇章獨立拿來看的話,以上的部份指控也可能會因此而失據。假如這兩本都是李先生的散文結集的話,也未可厚非,但事實卻非如此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