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1973年的彈珠玩具》和「2046靈芝xx」有甚麼分別?
名字都有點怪。
一個是仍叫當今文壇震動的村上春樹,一個是叫往日少女尖叫的胡楓。
就是這麼一回事。
* * *
「彈珠玩具」,就如《地下鐵II》的副題。
都沒由來的直譯?
「彈珠玩具」和「彈子球」,總有點距離吧 。
「1973年的」倒沒甚麼異議。
「1973年的」「彈子球」和廿多年後的「彈子球」有分別嗎?
所以,不是「柏青哥」,而是「波子機」?
名字,總有其道理。
* * *
「波子機」?
記憶中啟德有幾部,那幾個甚麼俱樂部,也有幾部。
「啟德」?
「俱樂部」?
這叫「代溝」。就如新生代根本沒玩過「波子機」一樣。
就是這麼一回事。
玩過嗎?
玩過。
都沒硬幣就停下來。
就像完成了一件事。
就像玩數獨、打電動、賭博、看小說。
* * *
假如只看一本村上春樹,你看那?
《挪威的森林》,他說。
《1973年的彈珠玩具》,她說。
也許,會看《聽風的歌》吧。「彈珠玩具」前傳,我說。
「且聽風吟」比「聽風的歌」,詩意多了。
也許,當放下賴明珠,且看看林少華。
* * *
小說,就是精心設計的文字遊戲。既觸動了甚麼,又說不上是甚麼。
就是被觸動了。
就是這麼一回事。
有意思~~
回覆刪除語言係溝通之泉
文字究竟可以表達到自己什麼程度呢?
我唔開心、好唔開心、非常唔開心...
又可以表達幾多的愁.....
感情量化、情緒量化、生活量化etc...
人就是瞎喜歡計萛的東東~
片言隻字、有感而發、見笑了。
*小子向阿修羅老師問好。
文字只是個媒介,只是作者與讀者間溝通的橋樑。雖然作者駕馭文字的功力重要,但要是不能令讀者體會,也是陶然。所以沒有感染力的文字,應算不上是好文字。如能染人,愁自能滲。
回覆刪除